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专家视角>科普健教

从“疑难杂症”认识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心身疾病

发布时间:2022-03-02   作者:梁霞   来源:儿童青少年科   点击数:2367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业竞争也随之加剧,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造成很大的挑战,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等。相对应的,人们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广心身健康的生活方式,落实“健康中国,科普惠民”方针,自本期开始,医院微信服务号将陆续刊登心身医学系列科普文章,旨在深化“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下的诊疗观,促进各学科的融会贯通,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多维度为患者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

在就诊患者中,常常会遇到一类反复周转于各个医院、不断做检查、反复就诊,但治疗效果却不理想的一类群体,甚至根据这种持续的就诊现象,衍生出了“逛医”这个专属名词。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我常感觉心慌、胸闷,有时还觉得胸口痛,心电图查了几十次,连冠脉造影也做了,医师都说问题不大,可吃了药心脏还是不舒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最近老是打嗝、觉得肚子胀,有时还会有恶心、呕吐情况,胃肠镜都做了,就是轻度的慢性胃炎,也吃了很多种胃药,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呢?”、“我全身酸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疼得厉害的时候就吃止痛药,反复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可就是找不到原因,医院的科室我都看遍了,该怎么办呢”……诸如此类,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都能遇到这类似乎属于“疑难杂症”的就诊群体。

1646189838874922.jpg

有统计发现,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他们占到25%-30%,在住院患者中也占到15%左右。然而,由于很多接诊医生仅仅着重于生物医学的客观检查,因此得到正确诊断的患者可能还不到5%。对于接诊医生来说,有时也会觉得满心疑惑,“该完善的检查都做了呀,对症的药物也用了,为什么病情没有改善呢?”于是,在这种困境下,“去精神心理科看看吧”就成为了专科医生以及患者无可奈何选择。

这种现象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让专业划分越来越精准的医生们忽略了一点:人是由躯体和精神相结合的一个整体,他既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也具有在群体生活中的社会属性,而健康与疾病原本就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其中的联系,那就只能被表面症状蒙蔽了双眼。

早在2000多年前,心身统一的思想就已经出现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有关于“形神合一”的记载和论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种论述不仅把有害的情绪因素和不健康的行为视作致病原因,而且还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整个过程和决定预后。可以说传统的祖国医学早就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心身统一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也从不同视角提示我们,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主张在治疗中必须注意人的性格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从另一角度,患者对此有时也是不够理解的。当医生告知患者,他们的躯体病痛也许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这一说法又容易遭到质疑,甚至引起患者强烈的抵触情绪。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医生首先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诊疗观,它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了解疾病的同时,还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从而制定有效的、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促使患者接纳“心身同治”的治疗理念,并帮助他们认识到疾病背后自己存在的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最终达到身体及心理健康的状态。

640 (1).jpg

我们所说的这类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或者经过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症状变化与情绪变化相关的疾病,就是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它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狭义上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广义上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例如:偏头痛、神经性心绞痛、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肠易激综合症、神经性尿频、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关于心身疾病的诊断,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DSM)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Disease,ICD)及我国的精神病学分类(Chinese Classification Mental Disease,CCMD)中,曾都有“心身疾病”这一疾病分类。随着“心身疾病”概念外延的日益扩大,DSM曾数次更改“心身疾病”的名称,ICD也在修订过程中将“心身疾病”改为“心理生理障碍”及“精神因素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等名称。精神疾病分类一系列改变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以往的分类可能会使精神专科医生忽视躯体障碍,而其他专科医生又无视心理障碍。因此,从积极的意义看,“心身疾病”在精神病学分类系统中的变化,正是现代医学模式推进的一大成果。

1646189882260127.jpg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模式的理想目标就是医生对每位病患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同时,能够系统全面地考虑其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因素,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和主要矛盾确定治疗的主次,兼顾到患者“心身”两个方面。这种新医学模式下的诊疗观,不仅揭开了“疑难杂症”的神秘面纱,也警醒我们去真正认识到——每位医生每天所接触的不仅是“病”,还有患病的那个“人”。


下一篇: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度过敏感的春季?     上一篇:一名儿少医生的呼吁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