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科普知识>网络课堂

第167课 当身体在哭泣——走进躯体化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3-07-19   作者:时雨欣 心理治疗师   来源:院感科   点击数:5440

你是否经历过一些不知缘由的躯体不适?比如突然的头晕、头痛、发抖、心悸、胸闷,有时还会出现莫名的全身疼痛。你是否因此辗转于综合医院的各大科室,结果被告知并无大碍?你是否也曾怀疑过医生及检查结果,而不断换医院检查并尝试各种治疗,但症状依然没有好转?你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但每一次痛苦的侵袭,都让你愈加坚定自己有病症的判断。

是的,你没有感受错,痛苦确实发生着。但不在身体,在心里。当个人的疼痛或身体病症无法归因于生理原因,那就要考虑心理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就是“躯体化”,即将心里的痛苦与冲突通过躯体的症状表达出来。

      常见的躯体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胃肠道不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腹泻、便秘等;

2.异常的皮肤感觉: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

3.呼吸不畅:咽喉异物感、梗阻感、气促等;

4.全身多处疼痛:头痛、肩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肌肉疼痛僵硬等;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口干口苦、忽冷忽热、潮热多汗、尿频等。
      明明问题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为什么出现的却不是情绪困扰,而是各种莫名其妙的身体反应呢?可能的原因如下:

1.成长发展因素:幼年时期我们用情绪表达需求。如果父母忽视或拒绝孩子的情感表达,就可能令孩子习惯不再用言语表达,转而演变为生理反应。

2.家庭环境因素:儿童时期,当身边的成年人因为躯体不适而避免了部分社会和家庭义务,儿童可能会学习这种方式,以便获得关注和支持。

3.心理疾病:躯体化常常作为心理疾病的并发症存在,抑郁和焦虑是较为常见的诱因。

4.情绪因素:当负面情绪大量积压在心中,缺乏适当的途径宣泄,就可能会表现在躯体上。

5.压力及应激事件:亲人的离世、恐惧以及长期压力都可能成为躯体化的诱因,一般短暂而强烈。

6.社会文化因素: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可能引发躯体化。比如在崇尚忍耐的文化中,表达负面情绪往往被认为是软弱无能的,因此只能将情绪转化为躯体症状发泄表达。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躯体化呢?

第一是去医院检查。如果感到不适,与其自己吓自己,不如去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就医后没有发现身体病变,就可以考虑是否是情绪问题导致了躯体化。

第二是有意识地将身心联系起来。如果有身体上的不适,可以想想是不是近段时间压力太大或者情绪不好。如果意识到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可以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

第三是学会照顾自己。如果最近压力大,在有症状前,先一步去做些能舒缓情绪的事。比如泡澡、运动等。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处理情绪上的问题,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或者精神科门诊就医。


下一篇:第168课 学会这几招,帮孩子应对“开学综合征”     上一篇:第166课 从心身医学视角理解躯体症状

联系方式